看到新聞忍不住感嘆,這就是公眾人物一定要面臨的課題嗎?
我從記者升為主播的那年,才25歲。
現在看沒什麼,當年可是很稀奇,各台沒有這麼年輕的專任主播,
粉絲很多,但是匿名攻擊也很多。
PTT甚至有人影射我上老闆的車去別墅,
還有人寫成一篇色情小說,就叫做「宇舒般的回憶」.......
看到新聞忍不住感嘆,這就是公眾人物一定要面臨的課題嗎?
我從記者升為主播的那年,才25歲。
現在看沒什麼,當年可是很稀奇,各台沒有這麼年輕的專任主播,
粉絲很多,但是匿名攻擊也很多。
PTT甚至有人影射我上老闆的車去別墅,
還有人寫成一篇色情小說,就叫做「宇舒般的回憶」.......
時間過得好快,十年前的今天,才剛拿到大學畢業證書,隔天就領到這張識別證,
雖然頭銜單位都不一樣了,卻也沒想過這張卡會用到此刻。
以前總是被前輩罵太年輕,只能期盼自己快快長大,想辦法擺脫稚氣的娃娃樣,多點沉穩氣質;
現在倒是不斷提醒大家,我只是出道早,平平都是七年級生,拜託新進同事們別喊我「宇舒姐」。
我的經驗一定永遠比不上資深前輩們,
但這十年經歷的事情,可能比許多同業來得多。
不知道為什麼,外界總是對我們這行特別好奇,
感覺像是明星,是電視上的面孔,事實上也只是上班族。
所以不論是朋友、甚至是學生、親戚,總是會想多瞭解主播工作,
只是問題大多不出那幾個,
重複到有時候我也好奇,主播在外界的印象是這樣嗎?
就算是看似應該蠻瞭解的新聞同業、公關,可能是為了工作聊上幾句,
也會讓我很驚訝,原來連同行對我們都有不少刻板印象,甚至是誤解。
這是2005年的照片了。
剛開始跑政治新聞半年多,一臉菜樣,
牙套才剛拆掉,還不知道主播檯長什麼樣子的我。
MSN收掉的那天,老實說我沒什麼感覺,
畢竟替代軟體很多,沒什麼損失。
但聽到無名小站結束經營,卻好像某段青春回不去了,
感慨萬千。
說嚴重,也死不了,
但也真的是夠煩人。
我討厭當鼻子紅紅的麋鹿。
哪家面紙最柔軟?問我就知道。
面紙已經變成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。
課堂上老師要求,同學都要分享專長。
有人大方吟詩,有人大秀街舞,還有人拿鍋蓋扯鈴,連義大利來的同學都好會彈琴。
「宇舒,妳想要分享什麼?」同學好奇的問。
這個問題,我想了好久。
五歲時的我,已經是幼稚園的在校生代表,在畢業典禮上演講,天不怕地不怕↑
「妳都已經這麼有名了。」
我聽過不下十幾個同事、朋友這麼對我說。
在網路以外的地方,我算「有名」嘛?我不覺得。
我常常講,看新聞的人,真的沒有這麼多,
很多認識我的人,都不知道吳宇舒是誰,我也不想被知道。
很多前輩和長官,
看到四川大地震,也回想起以往採訪921的種種體驗。
中部中心位於33樓,每天爬上爬下趕新聞,
還有跟著SNG想辦法闖進災區的故事。
我還來不及經歷這麼重大的採訪,
因為當時的我 才高中三年級。
畢竟在離震央不遠的台中市,
大地震的回憶,還是記憶猶新。
Before After
很多人認為三十而立,是人生重要的分水嶺;
「大和拜金女」當中的櫻子說,女人在二十八歲達到最高峰;